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0429-侯硐貓村



  因為某個緣故,我在台北停留了幾天。星期二,無論是誰都在上班上課,百般無聊就自己搭車前往侯硐貓村。關於侯硐,在網路上已經有許多部落客介紹過了。也不乏許多美美的照片。基本上,從台北車站前往侯硐只要搭乘往宜蘭的區間車就行了,乘車時間大約四十分左右。刷悠遊卡的話單程大約五十塊上下。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0426-廣興紙寮、水道




  有了相機,出遊的紀錄變得更加完整了。左鍵照片可以放大,如果還看不過癮的話,可以右鍵>新視窗開啟。



  張這次帶我們踏足的地方,是埔里深處的一個原住民部落,像是人間最後一片淨土的地方。因為是騎乘機車的關係,繞經草屯在進入埔里,光是單程就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長時間的座車也是件很累人的事。張是埔里人,對埔里自然是駕輕就熟,用過早餐後,張帶我們到廣興紙寮:以人工造紙為核心的觀光紙廠。



(廣興紙寮)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0419-唐麻丹山主峰



  「所以這兩天有甚麼計畫嗎?」一放假,我沒有多做打算的打給了軒。
  「不知道,」他說,「要問問看張。」
  因為在北部吃了頓飯,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本來我打算放自己一天假,好好休息休息。
  掛了電話後不久,軒回撥給我。說是要爬山。
  爬山!
  有張當響導自然不會無聊,不過說好的放假休息呢?上次計畫好的購買計畫呢?三更半夜的什麼都買不到阿!

  慘了慘了慘了慘了……

  要是這次在穿板鞋上陣,我看不是水泡這麼簡單的事。
  家裡有雙登山靴,雖然嫌重了點,但總比板鞋強。褲子呢?除了牛仔褲之外,布長褲……迷彩褲嗎……
  能準備的部分已經盡力了。說實在,早上大概七八點左右穿著迷彩褲騎車上路,和上班上課的人一起等紅燈實在有點羞恥。
  不過可能因為自己的軍種並沒有中部的基地,一路上也沒感覺到特別怪異的眼光。
  或許,只是被當作是個正準備要去玩生存遊戲的玩家吧。哈哈。

  無論如何,在上回(四壯士)因為鬧鐘設一半(調好沒按確定)所以睡到被軒和張按門鈴查水表(事後他們都不相信我的解釋阿……)。這次很準時的到了軒家。

  不過張睡過頭了。

  總之,我們還是出發了。馬卡茸的目的地一向只有張知道。每次出遊都充滿了神秘感。
  上新社,繞了另一條山路,九彎十八拐的像是頭文字D裡的賽道。山坡和河谷十分美麗。
  脫離山路,過了橋,我們沿著裡冷溪……等等,裡冷溪?
  一樣的路,一樣的裡冷部落,目標卻是完全不同。
  過了橋,停好車。在抵達登山口前,我們被身後一大群約莫二、三十人的團體吸引了目光。
  他們裝備精良,許多人還帶了登山杖。
  反觀我們三人就真的是來玩的。不過,這倒無所謂,要準備齊全才開始行動的話,什麼事都做不好阿。


谷關七雄,唐麻丹山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0413-裡冷四壯士



「鹿茸,就是鹿耳朵裡的毛。」


  我們總統的一句話,揭開了馬卡茸時代的到來。

  關於學運的新聞塞滿了各個媒體管道,甚至在臉書上出現了「你不反服貿,我刪你好友。」之類的極端做法。

  於是,在某次聚餐中,「馬卡茸的逆襲」就此誕生了。


  馬卡茸的逆襲:

  軒,一個去過澳洲的麵包師傅,對野生動物昆蟲抗性極高,擁有異常的體力,嚴重懷疑是天生種族不同的優勢。

  張,一個台灣大學研究生,馬卡茸隊長,熟知許多常人不了解的山林野溪。

  和延畢了一學期,正過著待退生活的廉價義務役的我。

  就像是所有團體和網路遊戲,我們無法保證「馬卡茸的逆襲」會存在多久。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會維持三、五年的時間。

  但那都無所謂。



  「馬卡茸的逆襲」首戰是台中大坑風景區的二號步道。時間大約是在這篇紀錄前兩個月左右。

  說到步道,根據我的經驗就應該是鋪了水泥的緩上坡和許多步行健身的老人小孩;至少金門太武山的玉章路那樣。

  意外的,二號步道雖然以許多原木木棍搭建成木棧道,但其中好幾段陡坡甚至得拉著粗繩、手腳並用才能繼續前進。

  二號步道全長一千三百公尺,攻頂之後有塊空地和幾張長椅,可以橫走五號步道。

  可能對幾段陡坡心有餘悸,我們選擇走五號步道接一號步道下山。一次走完兩條步道。

  木棧道的每個間距都不相同,花了不少精神在注意腳下狀態。況且對「步道」的錯誤理解,我和張兩人穿了平底的板鞋。下山後,腳底不意外的碰趴了。




2014.4.13-裡冷四壯士



  上新社、下東勢、右轉沿大甲溪接裡冷溪,在抵達谷關前轉進裡冷部落,上繞後到達一戶原住民家門口後徒步前進。(又智障的穿了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