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0501-雨的寶藏巖



  台北這幾天都在下雨,就算沒有,也是整天陰陰暗暗的。朋友說這很正常,台北就是這樣。
  所以當我不僅沒帶外套,更沒準備雨傘來到台北城,儼然是個從鄉下來的土包子;或許對一些人來說,台中較於台北的確是鄉下地方沒錯。
  結束了29號的侯硐之旅,當晚,我和張到了師大夜市。因為是非假日的關係,攤販很少,和幾年前來的時候截然不同,也因為這樣,一些推薦、有名的店家根本不必排隊。我們吃了藏匿在二樓的南洋風味咖哩飯。雖然和張得到的資訊不同,價格漲了許多,但那咖哩的辣味的確道地而特殊,並不難吃。






  隔一天,我們冒雨來到士林夜市。自從它規劃了地下美食街後我就沒來過士林夜市了。這裡無論假日或非假日、晴天或雨天總是充滿了人潮,更多是操著濃厚大陸口音的觀光客。我們來到地下室美食區,這裡毫不掩飾的大開口氛圍嚇不到我們。先是吃了令我覺得好吃的胡椒餅(吃完才想起沒有照相),再來是這兩盤一百的瞎捲+明明是甜不辣菜單上卻是天婦羅的東西。
  放棄掙扎。






  離開地下室美食街,向後探索,驚覺到這邊才是所謂的士林夜市阿!選擇多樣、價格……好吧,我也沒一一確認。一路亂塞東西後,胃也沒剩下多少空間,一些推薦店家也只好下次再來了。或許是因為濕冷的雨天作祟,在離開前我們喝了藥燉排骨(虱目魚)湯。好喝!




  今天。回台中前的中午,雨依舊沒有停的跡象。張帶我步行到公館附近的寶藏巖聚落。關於寶藏巖的事情如果有興趣的可以搜尋更詳細的資料,因為雨天的關係並沒有拍攝太多照片。簡單的介紹:寶藏巖在最初是那些管理寶藏巖寺的家屬就地建了房屋,六戶人家。隨著國民軍來台,一些沒了住所的老兵在此搭了更多的房屋,根據紀錄片介紹,當時最全盛時有兩百多戶人家在此。
  但因為位於水土保護區、在加上建築屬於違法建築,台北市政府一度要剷平寶藏巖聚落。當時,龍應台將寶藏巖聚落結合藝術家、工作室,申請成為藝術村,這才保住聚落,成了現在的模樣。
  寶藏巖聚落是台北發展歷史中值得紀念的片段,是繁華都景的根源。待天氣好的時候不妨前往造訪。

























  離開台北前,參觀了二二八公園裡的台灣博物館,說今天正好是世界博物館日所以省了門票錢,一樓展了許多關於植物的演化、植物的各種特性的展覽,二樓是生物演化和台灣原住民風俗,三樓(閣樓)展了伊斯蘭教的器皿、衣著、擺飾,並介紹了伊斯蘭教的膜拜及朝聖文化。
  照片是二樓樓梯前的一尊鹿雕像,雄偉而美麗。